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最新资讯

39家次新公募当下生存现状如何?13家超百亿,3家至今暂无新发产品

时间:02-19 来源:最新资讯 访问次数:55

39家次新公募当下生存现状如何?13家超百亿,3家至今暂无新发产品

(原标题:39家次新公募当下生存现状如何?13家超百亿,3家至今暂无新发产品) 财联社2月18日讯(记者 闫军)拿牌照不易,在市场存量博弈与行业马太效应双重挤压下,中小公募生存更为不易。岁末年初的时节,财联社记者选取2017年以后成立的39家次新基金为维度,观察这些新基金公司的成长路径。以2017年为分界点,在于这一年监管不再新批货币基金,新成立小基金公司没有货基作为抓手,是如何在市场上分得一杯羹的?冲在前列的公司做对了什么?谁又落后了?13家次新公募非货管理规模超百亿在业内看来,次新公募成立的时间节点并不算好:一是公募行业规模增速最快的阶段,这些次新基金刚刚拿下准生证,错失或者仅仅赶上红利期的尾巴; 二是没有新批货币基金保规模,次新基金只能在股基和债基赛道竞争; 三是缺乏人才,在整个行业向平台化转型的过程中,次新基金公司也无法进行大而全的布局; 四是继续错过ETF的机遇,无资源可“卷”,只能再次缺席。 此外,在去年的极端行情中,股债配比发行的要求之下,股基卖不动,债基难获批,次新基金公司的发展越发艰难。那么,来看一下39家次新基金在2023年交出怎样的答卷。整体而言,截至2023年底,39家次新公募非货合计管理规模为4574.6亿元,略高于汇添富基金单家公募的非货管理规模(4491.64亿元),后者在行业排名第9。单个公司而言,非货管理规模超过百亿的共计13家,非货管理规模最高的是蜂巢基金,为507.89亿元,惠升基金和睿远基金分别以482.81亿元、428.12亿元紧随其后。三家均为个人系,也同样是2018年成立的基金公司。从榜首的蜂巢基金来看,债基是支持规模的最大功臣,占比近95%。债市的良好表现让次新基金公司搭上了快车道,2023年12月,蜂巢上清所0-3年政金债指数仅用了4天就募集规模到了65亿元。惠升基金方面,结构上同样以债基为重,占比约9成,其余为混合基金和指数基金。睿远基金则与前二者不同,在傅鹏博、赵枫等明星基金经理号召之下,睿远基金在成立之初就自带光环,旗下两大主动权益类产品都曾一度风光无限,不过随着市场的调整,规模略有缩水,但依然占据公司总管理规模的近八成。而饶刚管理的偏债混合型产品与公司旗下唯一纯债基金一道,截止去年底也有近百亿规模。在百亿以上规模中,还有淳厚基金、中庚基金、泉果基金、朱雀基金和博远基金5家属于个人系(包括私募系)公募。此外,路博迈基金是百亿次新基金中唯一一家外资系公募,管理规模为102.61亿元。次新基金突围路径除了像睿远、中庚、泉果这类本身拥有明星基金经理自带流量的公募之外,多数次新公募要面临更为严峻的生存难题。对此,有业内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次新基金规模突围路径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侧重在电商渠道去“卷”固收。比如去年打造了网红债基的东兴基金,东兴兴瑞一年定开在2023年11月6日至12月1日进行新一轮开放期,11月3日启动预约,开放日仅1天就关门谢客,到了11月7日,东兴基金便发布公告称该基金暂停申购,据悉累计获得33亿元的申购,远超20亿元的规模上限,并将启动比例配售。这只基金之所以备受关注还在于基金收益率,从2023年初至11月6日期间,东兴兴瑞一年定开收益率达到10.46%,在中长债基排名第一。基金经理笃定城投债配置,进行一定的信用下沉,在国家化债政策背景之下成就了这只产品的业绩表现。第二类是量化赋能。这类以私募系博道基金为典型代表,不需要养庞大团队,切入小而美、收入高的细分赛道的博道基金在产品结构上较为均衡,股票型、混合型、指数和债基均有布局,量化对各类产品均有赋能。博道在私募期间第一只产品就是量化基金,因此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早在2023年上半年,博道基金已经跻身公募量化十强行列,目前量化投资部总经理杨梦管理十余只量化基金,规模达到115.41亿元。在固收方面,量化同样赋能,博道基金固定收益投资总监陈连权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固收+产品中,为了寻求更多资产配置的阿尔法收益,引入量化策略辅助,具体思路为采取量化资产配置的方式去动态调整股与债之间的配置比例,模型里面还有避险因子,在充分利用股债跷跷板效应的同时,也尽可能降低股债双杀的风险。第三类是极为个别做通道。尽管监管明令禁止,仍有极个别中小公募凭借牌照优势为私募等机构提供通道便利。尚有3家次新公募未发产品,民生基金处境尴尬当前已经成立的39家次新公募中,还有汇百川基金、苏新基金和民生基金尚未成立新产品,三家分别为个人系、银行系和券商系。汇百川基金成立时间最晚,2022年11月25日获得证监会批复,2023年3月20日成立,券商大佬王锦海为第一大股东,注册资金为1亿,其中,王锦海出资6543万元,出资比例为65.43%,刘歆钰为公司第二大股东,出资额为1080万元,出资比例为10.8%。此外,汇百川基金还有许峰、蒋金强、倪伟等五位股东。银行系苏新基金高管刚刚落地,此前曾广发“英雄帖”海选总经理,今年1月19日,财联社记者独家获悉,前国海证券总裁卢凯敲定苏新基金总经理一职。苏新基金成立于2023年2月,是继2016年6月恒生前海基金获批设立以来的首个银行系公募。大股东为苏州银行,持股比例为56%;CapitaLand Fund Management Pte.Ltd.和苏州工业园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则分别持股24%与20%。在资管业务的熟稔的卢凯加入后,苏新基金新产品发布或将提上议程。民生基金是三家中成立最久的基金公司,于2020年2月10日获批,当年6月2日成立,但距今三年多,旗下无一产品。从股权结构来看,民生证券是100%大股东,2023年3月15日国联集团以91.05亿元竞拍到民生证券30.3%股东,第一大股东更迭后,民生证券与国联证券合并推进。对于民生旗下公募基金,成立后业务并没有实质性推进或许与股东方民生证券的变动相关。不过,在民生基金与国联基金合并后,民生基金似乎处境似乎较为尴尬,原因在于国联基金在2023年2月通过摘牌方式收购中融信托所持有中融基金51%股权。随后,国联证券与上海融晟签署相关协议,国联证券收购中融基金股权比例改为75.5%,中融基金也更名为国联基金。这样来看,国联证券旗下已有一家控股公募,当前监管对于券商旗下公募管理公司的标准为“一参一控一牌”。随着国联证券和民生证券的合并,要解决旗下两家控股公募的问题。

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

标签 : 最新资讯